宿遷市應急管理局大力推進的“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工程,通過危險化學品企業生產全流程自動化改造,“五位一體”信息化建設等,減少現場一線工人,完善安全儀表系統,提升企業本質安全,全面提升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管控水平。
一是推動企業生產流程自動化改造提升。指導30家重點生產、使用企業開展本質安全診斷,對照重大隱患評判標準、安全設施設計和全流程自動化控制三個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全面排查,深入實施生產裝置和儲存設施的全流程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安全儀表系統改造。2020年以來,要求全市新改擴建的11個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全部按照全流程自動化設計建設。通過“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全市危險化學品企業減少一線崗位操作人員819人,有效提升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本質安全水平。
二是加強危險化學品信息化監管能力建設。投入3000余萬元,建設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安全、環保、應急救援一體化智慧監管平臺,實現了危險化學品企業重點部位視頻監控,重大危險源、危險工藝參數在線監測,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應急物資和救援隊伍調度等功能,園區內正常生產的38家危險化學品企業相關數據已全部接入平臺。全市16家重大危險源企業均按要求完成了“五位一體”的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共802個傳感器點位和293個視頻點位信息并全部接入全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重大危險源在線監測預警率實現100%。通過感知數據支撐,實現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全要素數字化管理目標。
三是實施化工園區封閉化管理。完成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封閉化管理,高標準建設危險化學品車輛入園專用通道和停車場,設置檢查站和門禁系統對進出的的危險品運輸車輛和隨車化學品進行登記和檢查,通過GPS實現危險品運輸車輛實時定位、全程監控和行駛軌跡追蹤,規范車輛裝卸作業管理,有效降低園區流動危險源安全風險。
四是加強安全生產源頭管控。嚴格將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的自動化改造和“五位一體”信息化建設作為安全生產行政許可的必要條件,實施嚴格的現場核查制度,對自動化改造和信息化建設達不到要求的一律不予許可。實施危險化學品項目立項聯合會審和安全環保聯合審查制度,通過源頭把控,推動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自動化和信息化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實現項目高標準和高質量建設運行。
【來源:市應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