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3 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 5 位交通運輸領域黨員代表圍繞 " 建設人民滿意交通,我的崗位在一線 " 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一代又一代的交通人砥礪奮進、奮勇前行,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交通運輸發展道路,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
此次亮相見面會的 5 位交通運輸領域基層黨員代表,其中有一位是山東省港口集團高級別專家、" 連鋼創新團隊 " 帶頭人張連鋼。他先后主持完成了港口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20 余項,多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授權專利 37 項。

用三年半時間建成最先進的自動化碼頭
今年 61 歲的張連鋼,長期從事港口設備技術和生產工藝方面的創新研究與技術攻關,在港口起重設備自動控制、電氣傳動以及港口智能化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說起自己的團隊,帶頭人張連鋼介紹," 連鋼創新團隊 " 是專門從事自動化碼頭規劃設計、集成建設和運營管理的專業團隊,目前有核心成員 26 人,平均年齡 34 歲。
據悉,張連鋼所帶領的 " 連鋼創新團隊 ",僅用 3 年半時間就完成國外碼頭 8 至 10 年的研發建設任務,建成了一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碼頭、5G 智慧碼頭。
" 我們用三年半的時間,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自動化程度最高、作業效率最快的全自動化碼頭。" 張連鋼說,港口是船舶裝卸作業的區域節點,以往的都是人工進行船舶貨物的裝卸,這種作業存在勞動強度大、現場安全風險高、作業環境惡劣的問題。
為了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港口在不斷地向更先進、更高效、更科學的方向發展。自動化碼頭就是港口未來發展的方向。自動化碼頭把整個港口的裝卸作業全部實現無人化,從船舶裝卸作業到貨物在堆場的堆碼,以及社會車輛來取送貨物,整個作業過程都實現無人化。
張連鋼說,跟傳統的人工碼頭相比,自動化碼頭的作業效率更高,大約比人工碼頭高 30%。作業的質量也更高,自動化碼頭的貨損貨差率可以實現 0 的水平,在作業的穩定性上,比人工碼頭也要高,可以保證船舶按時到達、按時完船。
中國港口有多牛?
很多經營指標數據都處在世界領先地位
對于中國港口近些年的發展變化,張連鋼有深切感觸。他介紹,自己 1983 年大學畢業,分到青島港工作。那時候,港口的生產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人力來進行。
" 中國港口經歷了從人力到機械化、到電氣化到現在的自動化、智能化。" 張連鋼舉例,1983 年,碼頭停靠一條 5 萬噸級的化肥船,大約需要 200 多個裝卸工,分 4 班晝夜裝卸,8 至 10 天才能完工。但現在的自動化碼頭,同樣一條船大約需要 6 至 7 小時便能完工,綜合作業能力大約提高了 30 倍。
張連鋼說,中國港口這些年的變化,讓作為港口人的他感到特別自豪、充實。" 我們從一個弱小落后的行業,如今走到世界前列,在很多經營指標數據上都處在世界領先地位。"
張連鋼還提到,港口的工作環境有了脫胎換骨的改變。如青島港 2020 年完成了 6 億噸貨物吞吐量,這些貨物里沒有 1 噸是通過人力完成的裝卸。碼頭工人都是在遠程控制中心,通過鼠標來完成裝卸作業的。原來碼頭要 1200 多人工,現在的自動化碼頭,只要 200 多人從事軟件開發、設備維護、日常管理等。
下一步,要在智能化方面加強工作,把程序化的智能轉成將來 " 自學習 " 的智能。將來港口碼頭可以根據生產的情況,自己能做出方案設計。
紅星新聞記者 高鑫 北京報道
編輯 柴暢
文章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