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不管到哪里上廁所,幾乎都是隨時保持得干干凈凈,而且廁所里常有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按鈕與裝置,洗屁股還加上溫風、干燥、開關 馬桶 蓋、沖水等動作已經全自動化,從花樣百出的廁所不難想象日本人重視衛生的程度。
在日本東京曾舉辦廁所博物館,展示了日本古今廁所文化的差異性。

公元前三百年 架木條如廁
日本在公園前三百年左右的彌生時代,人們便會在河邊架木條如廁,到了平安時代,皇家貴族開始使用木質的搬運式廁所,像個臺車版的廁所下方還裝個抽屜。江戶時代有像木質水桶加蓋般的搬運式廁所,明治時代則出現供外國人家庭使用耳朵砂桶型廁所。
到了近代,廁所與農業結合,雖然那時的蹲式廁所較不衛生,但是糞池還可以蓄肥作為農耕只用,循環的模式也維持了一段時間。
日本在1963年以前仍然以糞池式廁所為主,1963年開始出現沖水型蹲式廁所,當年的普及率只有9%,63年之后沖水洗凈式廁所開始普遍被采用,而坐式 馬桶 則是70年代才開始普及的。
坐式沖水馬桶 1912年問世

將西方馬桶引進日本的是東陶機器創始人,他們于1903年在歐洲發現馬桶后,認定日本未來一定有此需求,于是在來年成立公司開始生產,1912年日本第一個坐式沖水馬桶終于問世。
初期的馬桶雖然是沖水式,但是清掃起來頗費功夫,不沾污、易清洗、易清掃是這個時期的設計重點。
溫水洗屁股 1980年推出
1980年東陶開始推出日本首次的溫水洗屁股馬桶,該裝置還有溫風、干燥等功能。
1993年推出新產品,水槽與馬桶一體化,將裝置隱形起來,既節省空間,節省清掃的時間,流線的外形既美觀又好清洗。
最新款 具節水、脫臭和暖氣功能

TOTO 最新的NEORES系列一體成型馬桶,除了具備以上優點外,馬桶蓋自動感應系統,沖洗方式采用由上而下的螺旋狀水流,可以沖凈整個馬桶表面,卻可節省61%的用水,還具備自動脫臭和暖氣空調功能。
文章來源: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