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夢晴 孫文麗

4月26日,德州市展望“十四五”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舉行,德州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明杰介紹,“十四五”期間,德州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重點任務包括加快構建“541”產業體系、持續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構建“541”產業體系。一是做強5大戰略新興產業。聚焦具有基礎優勢和發展前景的高端裝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醫養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重點突破、擴容倍增,打造新型工業化強市主引擎,基本形成高端引領、鏈條完整、生態完善、效益顯著的產業發展格局。二是做優4大傳統優勢產業。圍繞綠色化工、農副產品深加工、紡織服裝、特色輕工四大傳統優勢產業,以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為引領,持續推動其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夯實新型工業化強市基礎。三是加快新基建建設。把握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生態化發展趨勢,以打造產業新賽道、構建發展新生態為重點,布局新基建。布局以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
持續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一是加快推動產業鏈條由“短”到“長”,產業層次由“低”到“高”,產業布局由“散”到“集”,優化區域要素資源配置,促進產業集約集聚集群發展。重點發揮優質企業重要作用,培養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實行一鏈一策、一企一策,在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資源方面向“鏈主”企業集聚,強化以生態引領為重點,提升“鏈主”企業高質量成長和輻射帶動作用。二是優化產業集群空間布局。沿京臺高速、京滬高鐵縱向交通干線,以園區化承載、高端化發展為導向,集中發展高端裝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醫養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沿德濱、德上高速公路等魯冀邊界橫向發展軸,以智能化改造、鏈條化延伸為方向,重點發展綠色化工、農副產品深加工、紡織服裝、特色輕工等產業。三是積極打造主導產業區域布局。充分考慮各產業現有基礎和資源總量及環境承載能力,采取“一群一策”方式,按照“一縣一集群”的培植方向,推動各縣(市、區)聚焦產業基礎好、市場空間大、增速快的主導產業。
推進產業融合發展。一是推進先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以強化產業服務為核心,積極發展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科技服務、商務服務、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助推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發展。二是推進先進制造業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以工業轉型升級對信息化的重大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智慧德州和兩化融合建設,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壯大信息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