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因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整個房地產行業都面臨著巨大挑戰,不計其數的企業遭受重創。而2020年也是碧桂園集團競爭力全面提升、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
傳統建造方式急需升級
近年來,我國建筑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建造能力不斷增強,BIM等信息技術迅速推廣,特種施工機械和裝備自主研發取得積極進展,工程設計、施工和運行維護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但是,長期以來,建筑業主要依賴要素投入、大規模投資拉動發展,工業化、信息化程度較低,企業科技研發投入比重不高,建筑業與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節能技術融合不夠,機器人和智能化施工裝備能力不強,迫切需要利用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升級傳統建造方式。
為加快推進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以大力發展建筑工業化為載體,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創新突破相關核心技術,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形成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
碧桂園集團積極響應號召,大力推廣、踐行智能建造,引領行業變革。早在2018年,碧桂園就成立了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是以建筑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研發、制造與應用為核心的科技創新企業。
博智林機器人實驗中心
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應運而生
2018年7月17日,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在佛山市順德區成立。公司重點圍繞建筑機器人+BIM+新型裝配式,搭建系統化研發體系,組建了五大研究院,招募了近4000多名國內外優秀研發人才,進行建筑機器人及相關智能施工設備、裝配式等的研發、生產與應用,同步實施系統化產業布局,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為手段,致力于打造全周期的智慧建造體系。
2020年6月20日,博智林為了解決在傳統的高精度地面整平工作中效率不高、精度不足、智能化水平低等難題,研發出的一款地面整平機器人,由于它智能、高效、靈活的三大特點,出色完成了順德鳳桐花園項目8號樓地下室的施工任務,與人工相比其施工效率和質量大大提高。這也是博智林建筑機器人首次對外承接工程項目。
據了解,博智林公司現有在研建筑機器人50多款,覆蓋主要建筑工藝工序。其中近40款投放工地測試應用,施工質量滿足標準要求,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較人工作業大大提高,有10多款進入產品化階段,經濟效益可觀。2020年9月25日,公司首批共有9款43臺建筑機器人在順德碧桂園鳳桐花園項目舉行交接儀式,自此,博智林創立的以建筑機器人為核心的人機協同作業施工體系,也正式在一線投入使用,開啟實戰模式。
建筑機器人的應用與落地,一方面解決了建筑行業用工荒,降低危險作業系數,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整個行業的智能化、工業化程度。
另外,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升造樓平臺、智能施工升降機作為配套設備,已投入工地試用,助力建筑機器人施工,提升安全性,節省人力成本。公司在研核心零部件及軟件47款,關鍵零部件和核心技術也在加快自主化。截至2020年9月,公司已遞交專利有效申請2500多項,其中已獲授權700多項,發明專利120多項,其余的正在審查待授權中。公司已經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核心技術。
在2020年12月4日召開的碧桂園集團管理會上,集團管理層再次強調安全和質量兩大關鍵詞,要求堅持做好房子,建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房子。碧桂園以“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為使命,堅持初心,建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房子,踐行智能建造,繼續引領行業變革,致力成為百年企業。(王靜)
來源:民主與法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