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訊 劉暢 周恒 記者殷曉旭報道 作為傳統的資源型城市,山東鄒城以煤而起、因煤而興,但同時也造成了產業結構“一煤獨大”、相對依賴資源的突出問題。近年來,該市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主線,重點突破機器人產業發展,努力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帶動經濟發展騰籠換鳥、浴火重生。
謀定而后動,制定頂層設計“行動指南”。鄒城市搶抓國家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明確頂層指導路徑,科學系統謀劃機器人產業發展。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相關責任單位為成員的全市機器人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市機器人產業發展事宜,推進重點項目落地。
——強化規劃引領。先后制定出臺《鄒城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鄒城市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規劃》《關于加快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發展路徑、重點培育方向,打造機器人產業政策框架。
——優化產業布局。立足開發區,以北宿鎮、中心店鎮為重點,依托正方智能機器人產業園、中心機電產業園、大學科技園等載體,推進濟寧機器人產業園建設運營,打造成以本體研發制造、服務型機器人研發、特種機器人開發、機器人集成應用及工藝軟件開發為特色的專業園區。
厚積而薄發,構建產業崛起“四梁八柱”。依托煤機、裝備制造企業較多的基礎優勢,通過內轉外招,積極培育一批重點機器人企業。
——強化雙招雙引。聚焦延長產業鏈條,鄒城市先后招引落地珞石科技工業機器人、硅步機器人、布科思機器人等20余家機器人企業,并聯合北航、山大、德國庫卡大學共建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建立從研究生、本科生到高級技工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為企業不斷培養機器人應用技術人才。
——強化轉型升級。積極引導傳統裝備制造企業智能化、智慧化升級,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金科星礦用機器人、天河科技隧巷道錨護機器人先后投入市場,有效激發傳統企業發展新動能。
——強化重點培植。鄒城市著力加快推進“四新”試點、“510”重點企業培育、新舊動能轉換示范企業創建工程三大培育計劃,充分利用政策疊加紅利、部門共育疊加優勢、集群疊加潛力,做好機器人行業骨干龍頭培育。
穩行且堅毅,注入創新突破“源頭活水”。鄒城市將機器人產業納入中長期發展計劃,聚力搭建各類服務平臺,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配套支撐,構建起從研發機構到企業再到市場的完整產業鏈條。
——做強產業創新平臺。鄒城市率先成立了山東省第一家工業機器人研究院,與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聯合成立國家機器人檢驗檢測平臺,在山東省科技廳的指導下,設立山東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聯盟,與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簽訂合作協議,機器人研究院獲授權多項發明專利,獲批國家火炬鄒城智能裝備特色產業基地。
——做優要素保障平臺。依托“投、保、貸、補、扶”五位一體科技金融支撐體系,為機器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資服務。設立1億元天使投資基金,化解機器人產業發展資金瓶頸。
——做大節會交流平臺。鄒城市已連續多年舉辦全國、全省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等頂級賽事,并積極承辦中國機器人檢測認證發展高峰論壇、中國機器人標準化·助推新舊動能轉換論壇,加快企業間合作交流、技術共享,進一步提升鄒城機器人產業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