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天,國內頭部人形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直接把這一已經低到難以想象的2萬美元“打穿了”。
5月13日,宇樹科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Unitree G1 人形智能體 AI化身 ¥9.9萬元起》,疑似宣布正式開賣售價不足六位數的人形機器人。
同時,宇樹科技還在視頻平臺B站發布了這款 Unitree G1 人形機器人的運動視頻。
視頻中,Unitree G1不僅學著此前波士頓動力發布電動版Atlas的展示視頻一樣,從平躺開始做了一個“打挺”動作,還展示了小跑、招手、揮棒、自我蜷縮收納、砸碎核桃、顛鍋、焊接等等動作。
“9.9萬”為基礎版
那么“9.9萬”的人形機器人有啥功能?據悉,該機器人配置了深度相機、擁有基礎的三個肩關節自由度和兩個肘關節自由度,還配置了3D激光雷達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官方公眾號中,Unitree G1有兩個版本可供選擇,包括基礎版本“G1”和進階版本“G1 EDU”。
從價格來看,Unitree G1版本售價為9.9萬元,而G1 EDU價格未標明,需要“聯系銷售”。
從兩個版本的區別來看,G1 EDU比G1增加了腰部自由度;同時,G1疑似不包含靈巧手(自由度為無),而G1 EDU靈巧手則共有7+2個自由度可供增配,包括力控三指靈巧手Dex3-1和兩個手腕自由度均為可選擇項,其中三指靈巧手Dex3-1可選多點觸覺陣列。
除此之外,G1 EDU在關節扭矩,負載方面全方位也全面優于G1。
具身智能方面,G1 EDU可以選擇增配英偉達的高算力工業機器人平臺Jetson Orin,但G1卻沒有該增配選項。記者還注意到,官微說明中并沒有闡明機器人的具身智能配套和智能接口等信息。
對此,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意味著如果希望9.9萬的Unitree G1動起來,需要自己為其打造控制程序或開發具身智能。
“目前還不清楚會如何配套,9.9萬元買到的也許只是人形機器人的本體,而且是沒有手部自由度的版本。”前述行業人士告訴記者:“9.9萬版本的G1,其目標客群可能是一些高校,宇樹也一直在致力于打入高校市場。”
記者還注意到,比起大部分“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Unitree G1與G1 EDU機器人的身高僅為127cm,其即使是在主流全尺寸人形機器人中也是最矮的。
打破“價格底”
雖然相比大部分“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來說Unitree G1的配置并不高,但9.9萬的價格,依然完全打破了人形機器人整機價格動輒百萬的一貫認知。
此前,宇樹科技曾發布另一款人形機器人H1,而當時對該款機器人的預估售價約為9萬美元(約合65萬人民幣)。
于去年年底上市的優必選(09880.HK)在其招股書中顯示,公司2023年上半年銷售出一臺人形機器人Walker-2,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Walker系列銷售均價598萬元。
近期優必選方面則對外透露,隨著產業的逐步發展,未來人形機器人本地的價格有望在百萬元以下。
不過,由于人形機器人在早期研發投入較大,且產品非標準化程度較高,加上工裝打造成本,早期配件成本也較高的緣故,以上多至百萬的價格沒有太大參考意義。
“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成本相對較高,尤其是在傳感器、執行器和控制系統等關鍵部件方面。這導致了人形機器人的市場價格偏高,產品價格遠遠高于工業機械臂、AGV/AMR、復合機器人等非人形機器人方案和人機協作方案,影響其在工業制造與物流領域的普及。”高工咨詢在近期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藍皮書中指出。
去年馬斯克則提出,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價格將達到“2萬美元”,稱只有這樣的價格才能在真實世界獲得廣泛的應用。但彼時行業人士直呼“很難達到”,或者“幾乎不可能”等等。
不過,今年以來,“2萬美元”的價格卻得到了許多行業內企業的“呼應”。
近期,初創人形機器人企業開普勒機器人便提及,計劃將人形機器人價格控制約為2—3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4—21萬元)左右。
而包括智元機器人創始人、天才少年“稚暉君”也在該公司人形機器人遠征AI發布后宣稱,預計該款機器人將會被控制在20萬元以內。
雖然“9.9萬”的人形機器人勢必與大眾想象中的通用人形機器人存在差距,但宇樹仍然為還沒開打的人形機器人價格大戰,做了一個意味深長的鋪墊。
——信息來自: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