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軟件定義的自動化(SDA)和開放自動化(Universal Automation)正迅速發展,以不可阻擋之勢推動著傳統工業自動化模式轉變。隨著軟件定義的開放自動化技術日趨成熟,新一代工業自動化工具及方案也在工業市場上愈發普及,而過去依賴制造商并與之捆綁的自動化時代將成歷史。
基于自動化軟硬件解耦,用戶可在任一符合標準的自選平臺上部署所需的自動化功能。如此一來,企業能夠以自身業務需求為導向、最大化發揮新一代自動化的技術價值,做出最佳決策,以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從而更好地向工業4.0過渡,邁向數字化未來。
依托虛擬化技術,引領工業自動化新高度
在軟硬件解耦的基礎上,全新的虛擬化技術得以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促進傳統自動化范式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企業整體效率。
在傳統IT概念中,“虛擬化”通常用于描述在單個服務器上設置多個虛擬機(VMs)的情形。當應用于工業自動化領域時,盡管該技術涵蓋多種含義,但其前提都大同小異——將物理實體進行虛擬化呈現。
對此,施耐德電氣全球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數字化工廠負責人Ali Haj Fraj認為:“人們依托硬件和軟件結合,實現了工業過程執行的數字化升級。在此過程中,通過進一步調用軟件的強大功能,虛擬化技術價值將得以最大化發揮。”
軟件+數字孿生,助力企業以“虛”治“實”
通過在軟件中引入數字孿生建模技術,用戶即可在虛擬世界中構建現實資產的數字化雙胞胎,實現“虛實一致”的運營管理。以制造業為例,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機器專家數字孿生軟件(EcoStruxure Machine Expert Twin,EMET)能夠幫助機器制造商將“瀑布式”物理硬件開發流程轉變為“敏捷式”開發流程:通過在預定義的對象目錄中進行“拖放”操作,制造商能夠先在虛擬化環境中,完成機器解決方案數字模型的設計、優化、測試及驗證,再進行實際的開發和調試。由此一來,用戶將不再需要經過物理硬件的實驗,就能取得優化成效。與傳統的開發方式相比,這將為企業節省高達50%上市時間和60%調試時間,從而大幅提升整體效率。
軟件PLC+工業PC,提升企業靈活性和敏捷性
工業自動化中核心應用之一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通過結合虛擬化技術,能夠轉變為“軟件PLC”。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開放自動化平臺的虛擬控制器,是一款與硬件無關、基于軟件的PLC,可以在任何Windows或Linux服務器、工業PC(iPC,工業計算機)或微型計算機上運行,而不受供應商的捆綁限制。該虛擬控制器支持多個實例在同一時間、同一硬件中,相互獨立地進行安裝、配置、部署和維護,還能在產線不停機的前提下,對生產流程進行調整優化,從而最大限度減少停機時間、降低成本,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動態多變的消費需求及市場環境,提升自身靈活性和敏捷性。
此外,施耐德電氣Harmony iPC(原名Magelis iPC)采用加固設計,具備擴展溫度范圍、兼容工業協議等功能,能夠適應生產制造中常見的惡劣環境。作為集可視化和控制于一體的終端,Harmony iPC的功能性和專用性俱強,同樣是工業用戶運行軟件PLC、機器和工廠控制系統的專業利器。
借助軟件打造可復用工程,筑強核心競爭力
以軟件定義自動化為基礎的EcoStruxure開放自動化平臺,內置智能化設計和工程功能,能夠將任一項目的流程或技術應用進行快速復制、推廣至其他領域。以碳捕獲項目為例,企業往往難以實現單一地區項目的大規模、可復制化擴展,其原因在于碳捕獲過程需要一個高度靈活且高效的控制系統,并具備可按需擴展的能力。而作為藻類碳捕獲技術領域的先驅者之一的Brilliant Planet,如今在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開放自動化平臺強大功能的加持下,已取得了多項亮眼成果——不僅縮短了各項目點控制軟件的集成和測試時間,還基于標準化的應用程序建立了一套可定制化擴展的系統,同時結合AVEVA系統平臺和AVEVA Insight對該系統運作實現了全方位可視化的管理與控制。
“要實現碳捕獲項目的快速、規模化擴展,應用模塊化和標準化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Brilliant Planet首席執行官Adam Taylor表示,“基于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開放自動化平臺的解決方案能夠幫助我們對各項目的控制系統進行復制、移植和應用擴展,幫助我們提高資源管理能力和利用效率。未來,我們希望以該系統為基礎,進一步推動碳捕獲項目的擴展。”
在虛擬化環境中,無論是部署新流程、還是復制或優化現有流程,都將變得更加容易。借助可復用工程這一強大功能,企業能夠極大提高工程效率、縮短項目上市時間,以顯著優勢在業內脫穎而出。
積極擁抱軟件定義的自動化,邁向未來工業
在工業自動化技術不斷發展演進的當下,工程師和機器制造商們正通過持續創新,提高企業效率、生產力、靈活性和敏捷性,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格局。不難看出,發揮虛擬化技術的強大功能,并打造軟件定義自動化的運營方式,已然成為企業走向工業未來的必要能力。
工業革新引領著“軟件定義的自動化”時代的到來。隨著數字化、虛擬化的智能制造大環境日趨成熟,無疑將繼續帶來新的互操作性、便捷性和效率標準,不斷推動工業自動化的發展。
——信息來自: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