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陳國忠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相關規劃,2024 年上海將聚焦新網絡、新算力、新數據、新設施、新終端五方面,重點推進 56 項任務。
其中,加快建設高性能算力基礎設施,建成城市級數據中心直連網絡,聯通全市 70% 以上主要算力資源,升級擴容上海超算中心高性能普惠算力供給能力。
力爭芯片制造全流程數字孿生仿真驗證平臺、智能分子影像共享平臺啟動建設,爭取人形機器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落地。
作為勞動力供給的替代品,人形機器人有望極大限度解放生產力,甚至重新定義生產力范式,是全球矚目的電子消費產品新賽道。
馬斯克更表示,未來人形機器人將有望超越汽車,成為特斯拉最大的業務。
而作為機器人產業重鎮的上海,人形機器人也步入了發展的 " 快車道 ",去年 10 月經信委發布《上海市促進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 年)》,提出到 2025 年,上海力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創新高地,打造 1000 億元機器人關聯產業規模。
今年年初,上海發布《2023 年度上海市智能機器人標桿企業與應用場景推薦目錄》,涉及制造業、農業、能源、安全應急、養老、醫療等多個領域。首個工作日,上海浦東又落地了一系列助力功能提升的重大項目,其中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項目投資 10 億元。
而人形機器人的大腦是否發達,取決于大模型的智能水平。
《上海市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發展若干措施(2023 — 2025 年)》提出,聚焦大模型創新能力、創新要素供給、大模型創新應用、創新環境四大方面。
其中,在備案的首批大模型中,上海有三家獲批,分別是:MiniMax 的 ABAB 大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書生通用大模型、商湯的 " 商量 SenseChat"。
書生通用大模型包括 " 書生 · 多模態 "" 書生 · 浦語 "" 書生 · 天際 " 三大基礎模型。" 書生 · 浦語 " 為千億級參數大語言模型,在 51 個知名評測集共計 30 萬道問題集合上的測試總成績排名全球第二,并且在主要評測中有 12 項成績超越了 GPT-4,排名第一。
商量 SenseChat 是國內最早發布的千億參數大語言模型之一,目前,它在語言、知識、理解、推理和學科五大能力上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可以處理各類文本和信息。
此外,上海涌現出多家人形機器人企業,如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 GR-1;達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人形機器人 " 小姜 ",上海非夕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 " 拂曉 " 機器人。
——信息來自:Z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