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業4.0驅動下,制造業面臨數字轉型浪潮,為了協助產業擁抱轉變,施耐德電機的EcoStruxure解決方案讓全球許多供應鏈伙伴提升投資效益及營運效率,同時降低能源及維護成本,為自動化轉型的最佳利器。此外,施耐德電機也提出以下工業自動化轉型的三大觀察。
隨著臺灣面臨少子化與勞力市場人力短缺等挑戰,人工成本已成為當地企業的龐大負擔。自動化系統能大幅降低人為操作之誤差及變量,加速生產流程并提升效率,釋放人力轉向更能創造附加價值的工作,有效降低勞動成本。而數字轉型及工業物聯網(IIoT)的出現,也意味著機器能更有效地運行和維護,減少停機時間且能根據臨時需求彈性調整。施耐德電機EcoStruxure解決方案可讓許多供應鏈伙伴提高最多達50%的生產率,維護成本也因而減少30%至50%,成功提升企業運營表現。
COVID-19全球疫情尚未平息,除了讓制造業現場人員難以復工外,連帶造成斷鏈、缺工等危機,迫使制造業轉型意識抬頭,加速步入自動化。遠程工作模式成為后疫情時代的關鍵趨勢,同時也突顯數字化工具和技術的重要性。數字化解決方案使員工能從遠程安全地監控、操作和維修機械設備;管理人員也能輕松通過數據制定或調整相關決策,提高整體運營效率。
疫情帶來的新常態讓數字化需求漸增,越來越多臺灣企業導入施耐德電機的解決方案,增強其遠程監控能力,例如凱柏精機借由施耐德電機EcoStruxure Machine Advisor云計算式服務平臺,通過網絡連接機械手臂和自動化倉儲系統等設備,隨時隨地通過數據掌握生產進度。此外,工業自動化的重要推手為多樣高科技領域之人才,因此若能將自動化技能納入教育培訓,也是轉型重要的一環。
臺灣能源高度依賴進口,政府近年也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自動化解決方案能幫助制造業減少其能源消耗以及溫室氣體排放,借由物聯網連接設備和產線,實時監測多個站點及其運營數據,進而高效管理生產流程,有助于優化整體設備的生產效率。施耐德電機EcoStruxure解決方案幫助許多全球供應鏈伙伴及智能工廠降低10%至30%的能源成本,碳足跡則優化20%,節省成本之余又能輕松節能,協助企業提升運營效率,共創永續運營全新未來。